5278 / 5278論壇 / 我愛78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 
 
查看: 46|回復: 0

大腹族小心!老年肌少症、骨鬆風險增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7-2-24 14:21:06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大腹族小心!老年肌少症、骨鬆風險增
   
中廣身材的大腹翁小腹婆注意了!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堪稱健康殺手,不僅易罹患腦血管、心臟、與腎臟等疾病,最新研究還發現,代謝症候群與骨質疏鬆症以及肌少症的「骨肌減少症候群」息息相關,不僅降低生活品質,跌倒與骨折風險更高,甚至增加死亡率。

不少民眾年輕時腹圍超標,看起來身材魁武,隨著年齡漸長手腳肌肉逐漸萎縮,但肚子依舊圓滾滾,像是「青蛙」身材。但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黃駿豐指出,腹圍超標是代謝症候群的指標,未來罹患心腦血管及腎臟疾病的危險性較常人高,且死亡率為非代謝症候群患者的5倍。

黃駿豐說,代謝症候群患者體重增加,卻沒有伴隨著骨骼與肌肉質量的增加,即會發生「骨肌減少型肥胖」;而脂肪細胞會刺激某些細胞激素減少代謝,還會分泌發炎因子,刺激骨骼肌分解,加速肌少症病程。有研究統計顯示,年輕時患有代謝症候群,老年罹患骨肌減少症候群的風險比常人增加2至3倍。

此外近期研究更顯示,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具有共同致病機制,如肌肉分泌的蛋白質荷爾蒙可控調成骨細胞分化,而雌激素減少也會導致骨骼與肌肉質量下降;肌肉減少合併骨質降低或疏鬆,會提高跌倒或骨折風險。

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說,中廣身材的肥胖者意味著體內脂肪多、肌肉少,肌少症患者常併有骨質疏鬆症,平衡感較差,國外研究顯示肌少症長者臥床住院時間比一般長輩長,復原狀況也較差,傷口不易癒合,也增加院內感染風險。

要避免骨肌減少症候群,可別等到老年才開始預防。黃駿豐建議,40歲後發現罹患代謝症候群,就要格外重視運動與營養,並注意自己是否活動力不如大前,可能代表骨質或肌肉質量下降,得提高警覺。

黃國晉建議,各年齡層都應每周運動5次,每次30分鐘,銀髮長輩更要注意肌力與平衡訓練,打太極拳、金雞獨立都是不錯選擇,肌力訓練最好在專業指導下進行;營養方面,建議每餐都要吃足30公克的蛋白質,雞肉、魚肉或豆類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。

黃國晉也提醒,若是家中長輩從坐姿站起來的速度過慢、走路步伐小或需要輔助、6公尺距離得花超過6秒才走完,就要小心是肌少症,建議就醫檢查評估。

大腹族這樣做,改善骨肌減少症候群

・骨肌減少症候群營養:蛋白質如牛奶、黃豆、花生、雞肉 鈣質與維他命D3:如鮭魚、小魚乾、起司、芥藍菜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:如核果類運動:阻抗性運動如舉啞鈴、伏地挺身、 仰臥起坐等 有氧運動: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

・代謝症候群營養:單元不飽和脂肪酸:橄欖油、芥花油、苦茶油等 ω-3脂肪酸如鯖魚、 秋刀魚、鮭魚、鮪魚、沙丁魚等 高纖糙米飯、燕麥、蔬果 每日攝取鹽分低於6公克 避免加糖食物或飲料運動:每周5次,每次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、爬山、游泳等 每周1到2次肌力訓練:可利用休閒與辦公時間,進行腹部緊實運動

聯合報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※ 再次提醒您,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︰
  1.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。
  2. 禁止使用插頭香, 搶頭香, 搶第一, 第一名, NO.1,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。
  3.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。例如: 推......, 頂......,11111111, good, push, thank you, 謝了, 好看, 謝謝大大, 感謝分享, 支持, 再來 等等。
  4.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、引用別人的回覆。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,例如: 3q5ws9dmh。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。
  5.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,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。
※ 違反規則者,抓到輕者積分歸零,嚴重者封鎖IP。
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 |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廣告洽談|5278 / 5278論壇 / 5278手機A片

GMT+8, 2024-6-8 07:46 , Processed in 0.025196 second(s), 7 queries 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