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78 / 5278論壇 / 我愛78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 
 
查看: 23|回復: 0

明天見~「不死傳奇」金針菇為什麼久煮不爛?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6-12-27 19:30:48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明天見~「不死傳奇」金針菇為什麼久煮不爛?

【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/台北報導】冬季吃火鍋,喜歡加什麼料呢?日前賣場推出歲末火鍋料大賞,小編以「不死傳奇—再說一聲,明天見」標語,為金針菇久煮不爛、排便還能看到完整形狀的特性,做了最佳描述,戳中網友笑穴,勇奪冠軍寶座,贏過高麗菜、燕餃、王子麵等火鍋料!不過,為什麼金針菇有如此堅強的韌性呢?讓營養師來告訴您!

明天見~「不死傳奇」金針菇為什麼久煮不爛?
金針菇煮不爛、難消化 「不死傳奇」名符其實
金針菇的熱量低、營養價值高,具有幫助穩定血糖、降低膽固醇、輔助減重、促進腸道蠕動和增強免疫力等作用,其爽脆卻久煮不爛的特性,更是「火鍋黨」的最佳拍檔,但幾乎人人都有吃了金針菇,隔天解便時仍看到完整金針菇的經驗,「不死傳奇」名符其實!

金針菇之所以久煮不爛和「不死」,關鍵在於「非水溶性纖維」及幾丁質‧幾丁聚醣(Chitosan)較多。
金針菇「不死」關鍵:非水溶性纖維!
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主任侯玟伊表示,金針菇之所以久煮不爛和「不死」,關鍵在於「非水溶性纖維」及幾丁質‧幾丁聚醣(Chitosan)較多,不像水溶性纖維有容易被煮爛後冷卻成凍的特性,非水溶性纖維較不易被煮爛。有些人將金針菇久煮不爛的特性歸功於「幾丁質」,幾丁質與屬多醣的纖維素類似,對腸內細菌有抑菌作用。幾丁質常見於真菌的細胞壁和節肢動物(如蝦、蟹)或昆蟲的外骨骼。
而在便便中發現金針菇,不代表它們不被消化,只是選擇以「不容易被消化的纖維」呈現健康功能。非水溶性纖維的主要功能是促進腸道蠕動,增加糞便體積,並將體內毒物一起排出。
此外,人類是雜食性動物,不像草食性動物(例如:牛、羊)的胃能夠分解纖維,非水溶性纖維無法被人類胃酸及小腸內的膽汁、胰液等酸鹼性消化酶分解,因此吃下肚後,容易以原形態被排出。

金針菇放入火鍋中,像肉片一樣涮15秒就熟了。
老年人吃金針菇 切碎再煮,減少腸胃負擔
如果不想在便便中看到完整金針菇,侯玟伊營養師建議,可以「細嚼慢嚥」,但針對牙口不好、腸胃功能差、消化慢的老年人,可以先把金針菇切段、切碎後再煮,以免增加腸胃負擔或造成消化不良。
金針菇含豐富菸鹼素 汆燙15秒不過熟
金針菇放進火鍋中,煮再久也沒關係?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資料,每100公克金針菇含菸鹼素6.49mg,濃量不低。菸鹼素能維護消化道、皮膚、神經的健康,並參與氧化還原功能,也扮演著細胞呼吸作用及神經電子傳遞的重要角色,若久煮易導致流失,實為可惜。
侯玟伊營養師表示,新鮮現採的金針菇可以直接生吃,但從菇農採收到賣至消費者手中,往往已超過1天的時間,過程中可能受灰塵或細菌污染,加上菇類放久容易腐敗,因此建議熟食比較安全,能減少生菌潛藏的健康風險。一般來說,金針菇放入滾水中,像肉片一樣涮15秒就熟了。
至於金針菇沒煮熟會誤食秋水仙鹼,進而引發發熱、嘔吐、腹瀉等中毒症狀的論點,侯玟伊營養師表示,目前並沒有很多研究可佐證,金針菇沒煮熟就吃的最大問題還是在可能過量的生菌數(如大腸桿菌等致病菌)。
【營養師小叮嚀】:
纖維有助於腸胃蠕動幫助排便,可做為益生菌的食物來源,預防痔瘡、乳癌及大腸癌,且益於血糖控制,改善胰島素阻抗,降低膽固醇及血壓,因此建議每人每日養成「蔬果579」的高纖飲食習慣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※ 再次提醒您,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︰
  1.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。
  2. 禁止使用插頭香, 搶頭香, 搶第一, 第一名, NO.1,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。
  3.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。例如: 推......, 頂......,11111111, good, push, thank you, 謝了, 好看, 謝謝大大, 感謝分享, 支持, 再來 等等。
  4.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、引用別人的回覆。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,例如: 3q5ws9dmh。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。
  5.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,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。
※ 違反規則者,抓到輕者積分歸零,嚴重者封鎖IP。
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 |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廣告洽談|5278 / 5278論壇 / 5278手機A片

GMT+8, 2024-6-10 01:06 , Processed in 0.025301 second(s), 7 queries 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